查看原文
其他

当“浸入式”戏剧成为趋势,“身临其境”能否带来“感同身受”?

屈欣悦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342期文化产业评论


不久前,中国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打造的全球最大规模浸入式戏剧《成都偷心》在各大平台上声势浩大地开票了。“浸入式”戏剧近几年迅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文化热点,这种形式相比起传统戏剧演出形式,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因为一切未知,所以没有答案。



作者 | 屈欣悦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不久前,中国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打造的全球最大规模浸入式戏剧《成都偷心》,在各大平台上声势浩大地开票了。这部全球最大规模浸入式戏剧将于今年的6月8日正式首演。


在上海驻演两年多的大型浸入式话剧《不眠之夜》,在2018年创下近8000万元的票房记录。从2016年落地至今,演出场次逾600场,超20万观众,门票收入超过1.1亿元。如今,这部作品的票房仍然随着关注度的增长不断攀升,每次开票都是迅速售罄,场场爆满。



而在今年的5月2日,由《妈妈咪呀(MammaMia!)》改编的浸入式音乐剧《妈妈咪呀!——派对(Mamma Mia!-The Party)》在Pineapple Studios为亚当(Adam)一角举办公开海选。该剧将于今年的8月29日在伦敦O2体育馆正式开演。官方宣传称,届时,体育馆将会被打造为剧中的希腊小餐馆,观众们可以亲临《妈妈咪呀!》的世界,品尝地中海美味,并和剧中角色们共享派对时光。


如今,“浸入式”俨然已经成为戏剧演出新的发展方向。而在这种趋势下,这样的表演形式在满足了观众们“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之时,能否开启一扇不同的大门?


“体验”时代下的沉浸感受

 

“浸入式”戏剧的概念最早起源自英国(又称“浸没式”或“沉浸式”),近几年迅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文化热点。这种形式打破了表演者在舞台上、而观众在舞台下观看的普遍表演模式,而是采取了互动式的体验:由于演员会在不同的空间里移动,观众可以自由地在表演场地中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和追随的角色,剧情和视角则会因为自己的选择决定而有所不同。

 

成立于2000年的英国Punchdrunk公司被视为浸入式戏剧的先锋,其《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也是至今流传最广和在口碑和商业上最为成功的浸入式戏剧作品。2016年,英国Punchdrunk剧团和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联合制作了上海版《不眠之夜》,该剧也成为了中国演出市场引发轰动的典型“浸入式”戏剧作品。



《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名作《麦克白》。上海版《不眠之夜》出品方租下了一栋废弃大楼,将其打造成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风格的复古空间麦金侬酒店。演员散布在90多个房间中完成整个故事的表演。观众可以自由走动,观赏到不同的场景。

 

这样的形式俨然让观众也成为了“剧中人”——上海版《不眠之夜》的制作人在社交平台上这样形容这部剧“在麦金侬酒店里,你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跟哪一个人?看哪一个故事?进哪一扇门?是上楼还是下楼?你只看了一小半的某段剧情,也许在下一个循环中就能看到它的前因后果,上一次是从正面看,下一次可能是从背面看。在时间和空间上所产生的错落感,也是这部戏最值得体验的事情之一。” 


△《不眠之夜》剧照


是离经叛道,还是推陈出新

 

相比起传统戏剧演出的形式,沉浸式演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因为一切未知,所以没有答案。而正是因为没有答案,所以每个观众的感受都是对的。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传统的剧场演出中,观众坐在固定位置上,由舞台上的演员来引导剧目的节奏。位置始终不变,所以视角也是单一的。甚至,对剧目的主旨思想,也是由演员来负责传递。

 

在这样的模式下,观众和演员无形中处于一种表达权的不对等:观众只能接受演员传递出来的情感;所有的故事情节线索都是为了烘托主要演员的人物形象,观众的探讨很难突破已有框架,进行自身感悟的“再创造”。



戏剧艺术作品的魅力,其实本不在于用表演告诉我们“这部剧想要讲什么”。而在于观众在演出后“我感知到了什么”。浸入式戏剧最大的优势往往就体现在互动性上:把剧情发展理解和选择的权利交给了观众。有可能剧本中只拥有几句台词的角色,在这样的演出形式中将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甚至可能成为观众最喜欢的角色。

 

当代戏剧市场的观众,其实早已厌倦了拥有“主角光环”的人物塑造。他们更在意的是,这个人物是否真实。而哪怕戏剧演出中的主演,没有了那么多强行赋予的美德与幸运,也会因为剧情的侧重,让主要角色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从而获得观众的更多同理心。

 

但在“浸入式”的演出模式下,观众不再拥有宏观的“上帝视角”,而是将自己代入进了某个角色,和角色一起去经历故事中的人生。一场演出下来,观众不仅是理解了角色,其实更是看清了自己。

 

  • 表达方式的求同存异

 

在表演形式上,一向有“体验派”和“方法派”之争。

 

“体验派”的表演,认为只有让演员和观众一起“入戏”,才能感同身受;而“方法派”的表演,却反对观众的“入戏”。这种理论坚持认为,只有观众冷静地意识到“这是戏,这是假的”,才能客观地分析,这部戏究竟是在表达些什么。



这样“方法派”的理念也奠定了一批先锋戏剧艺术的发展:戏剧的审美功能最终要达到的一个目的是启迪人们思考生活,认识客观世界,行动起来,参与变革现实。因而只有跳脱出这部戏本身,才能理智地思考这部戏究竟想说什么。

 

然而,在观众的思想观点和审美标准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作品的主旨思想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观众愈加认为,自己所感知到的,才是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部分。另外,当代观众目前其实很难接受一种单纯“教导说理”的表达方式——除非这些内容真的是一针见血,直戳痛点——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也着实难度不小。

 

  • 让观众打破舞台上的“第四堵墙”:曲意逢迎还是对症下药?

 

有戏剧管理者认为:与电影、电视与游戏相比,演出本身属于小众市场,面对来自其他艺术形式的挑战,创作者试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浸入式的表演,几乎将观众和演员的距离缩减为零,被认为是完全打破了戏剧舞台上的“第四堵墙”——传统镜框舞台上,一般写实的室内景只有三面墙,沿台口的一面不存在的墙,被视为“第四堵墙”:这堵墙对观众是透明的,对演员是不透明的。演员在这堵墙后进行自己的表演,不去理会观众的反应。


有人认为,“浸入式”表演逐渐成为趋势,是对观众的一种迎合,把能否调动观众作为评价一部戏剧作品的标杆——这样的趋势是不是一种新的观演关系的形成,我们暂时不能妄下定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模式让观众市场更加细分:“浸入式”的模式体验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文化消费。《不眠之夜》《成都偷心》《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这些大型浸入式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票房和市场关注度,观众中占比较高的是中青年人群。

 

看山不是山,还是看山终是山?

 

如今,《不眠之夜》所在的剧场“麦金侬酒店”已经成为南京西路乃至上海的文化地标,每天国内外无数的观众,专程前往上海观看这部作品;《成都偷心》的主办方在成都东湖公园打造了一座有168个房间、总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浸入式剧场。这部城市定制剧将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关于成都的浪漫探险。



而作为消费市场的新亮点,浸入式戏剧的边界和标准究竟在哪里,答案依然是模糊的。

 

浸入式戏剧在演出形式上和演出场地上作出的改变,越来越具有跨界的特点,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分类——这样的突破由此产生了多种的联合,产生了许多新的难以定义的表演艺术,需要以各种特征来加以规约:

 

演出的场地变成了一个主题性的地点;浸入式的演出本身的综合性极容易消弭戏剧和其他艺术的界限,我们到最后很难去定义这究竟是一场演出还是一场展览,甚至是一场花了不菲价钱的一场“行走式饭局”。


 

有些宣称“浸入式”的制作,其实并没有在用户体验上实现真正的价值提升。仍然停留在最表面的“利用技术手段”达到“浸入”效果。舞台剧《三体II:黑暗森林》在上海场的首演口碑遭遇严重两极分化——这部带着3D眼镜观看的剧目被不少观众认为“打着‘浸入式’的旗号骗钱”。


而一些景区的山水实景演出,最早在展示时,都试图为自身赋予更高的文化与艺术内涵——浸入式的演出趋势,显然为其提供了更好的契机。景区实景由外而内,就是借助于这种演剧形式,打造由政府引导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常演的旅游项目,试图在政府、商人和艺术家之间进行三方融合。


结语

 

从长江“漂移式”体验剧《知音号》,再到现在已形成品牌“印象系列”的景区实景演出,甚至近年来人气日渐旺盛的乌镇戏剧节、古北水镇的戏剧演出,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型的“浸入式戏剧”——因为浸入式戏剧标准与边界的不清晰,带来了改变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样的形式究竟算不算是“浸入式”演出?如果不是,那究竟什么样的才是?好的浸入式演出又是什么样的?演出的形式革新,是否真的意味着演出的突围和突破?这仍然是未知之数。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全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